打造“14431”工作模式 助推学院团总支工作高质量发展 (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)

日期:2025-02-25     作者:     编辑:qdgxyjjgl    阅读:

2024年,在学校党委和学院党总支的坚强领导下,在学校团委的精心指导下,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紧扣“立德树人”一条主线,聚焦“党建领航、组织建设、学生需求、中心工作”四个重点,推进“理想信念、深化改革、桥梁纽带、服务大局”四项举措,着力提升三力一度,培养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,书写出学院团学工作的崭新篇章。

一、工作开展情况

(一)聚焦党建领航,坚定理想信念,发挥“引领力”

1.党建引领,团聚青年,扎实开展主题教育。

“党旗所指,团旗所向。”,我院团总支扎实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,开展主题团日活动7次,主题班会34次,引导团员青年用好“学习强国”、“青年大学习”线上平台,学思践悟行。学院“传承伟大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”系列主题班会教案荣获校级一等奖。学院荣获2024年度青岛市反邪教协会系统先进集体,反邪教论文评选荣获省级三等奖1项,优秀奖2项,市级二等奖1项,三等奖1项。

2.团内推优,骨干入党,青春榜样奋发有为。

我院团总支牢固树立“先育后推、推后接育、推育结合”工作理念,推荐入党积极分子153人,党员19人,发展团员123人,评选优秀团员121人,优秀团干119人,优秀志愿者87人,先进团支部10个,通过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,公众号宣传等,充分发挥青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,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积极进取,奋发向上,营造良好学风、院风。

3.搭建平台,守正创新,建强宣传主流阵地。

学院官网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,公众号提质增效,2024年度,共发布300篇新闻,严格落实校园新闻“三审三校”制度,加强网络新媒体正向引导。

(二)聚焦组织建设,全面深化改革,夯实“组织力”

1.优化组织架构,拓展组织职能。

我院团学组织队伍形成“一核心四驱动”组织架构,以团总支为核心,以学生会、自律委员会、青年志愿者协会、社团管理中心为驱动。班团一体化覆盖率100%。智慧团建”系统,学社衔接率100%,团员信息标准化管理。

2.完善组织制度,规范组织纪律。

根据《青岛工学院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制度实施办法》,做好政策解读和学生培养,完成2024年度学生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工作。

根据《青岛工学院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管理办法(试行)》,进一步规范社团管理,我院现有7个学科科技类社团、2个思政类社团、1个自律互助类社团、1个志愿公益类社团,1个创新创业类社团。

根据《青岛工学院学生干部管理办法(修订)》,进一步规范组织纪律,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管理。

3.赋能组织建设,提升组织活力。

开展春秋季学生干部、团支部书记培训大会4次,深入实施校院两级青马工程培训班,培训学员300人,着力打造出一支“思想素质过硬、工作能力强、具有高度责任心、在学生中享有极强号召力和感染力”的团学干部队伍。扎实开展对标定级和活力团支部评选工作,着力提升团支部组织活力。

(三)聚焦学生需求,做好桥梁纽带,强化“服务力”

1.创新活动,打造品牌,造就“志愿引领”。

我院团总支以“立足校园,面向社会”为两大服务方向,将“学生和社会需求+专业特色”相结合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。与宝佳中央社区结对,一名学生担任社区团组织兼职副书记,2024年走进社区开展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系列活动20次。开展“我为同学办实事”志愿服务系列活动30次。开展学生代表座谈会2次,深入了解学生需求,及时解决急难愁盼,引导青年学生合理反映诉求,有序参与校园治理。

2.完善制度,规范体系,搭起“志愿框架”。

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作用,建立“团总支-团支部-团员青年”三级联动工作格局,构建“志愿任务有清单+服务成果有检查+志愿活动有展示+服务成效有评价”常态化志愿服务模式。

3.扩大受众,拓宽范围,完善“志愿方位”。

将思政小课堂与实践大课堂相结合,以“青鸟计划”“三下乡”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为载体,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做贡献。2024年度,我院共有500名学生参与其中。我院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申报,两支团队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西柏坡精神志愿宣讲团。在山东省第二届“情系桑梓'数'向未来”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,我院一个实践项目获评优秀组织奖,一名教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。

(四)聚焦中心工作,围绕服务大局,提升“贡献度”

1.丰富团建载体,融入学校建设大局。

我院团总支以党建带团建,团建促班建,打造“一核两促多维”的管理模式,党支部书记对接团支部书记,党支部支委对接团支部支委与班委,团支部支委与班委结对班级所有同学,通过点、线、面相结合,推进“党团班网格化管理培育链”进一步发挥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。我院团总支荣获“胶州市五四红旗团总支”荣誉称号,团总支书记岗荣获“党员先锋岗”。

2.丰富文化载体,融入学校育人大局。

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,营造校园文化氛围,各类文体活动成绩突出。我院“青春逐梦”啦啦操队伍荣获2024年全国啦啦操联赛(青岛站)公开青年乙组花球校园(大课间)啦啦操自选动作项目冠军;青岛工学院第八届大学生啦啦操比赛亚军;青岛工学院第十九届田径运动会精神文明单位、“男、女团体总分”第二名、“女子组团体总分”第二名、“男子组团体总分”第三名;青岛工学院第十四届校训主题演讲比赛个人赛新生组一等奖、个人赛老生组三等奖、团体赛优秀奖;青岛工学院篮球赛嘉年华女子篮球比赛冠军、新生杯季军、3v3篮球赛季军;青岛工学院“青工杯”足球赛冠军、“迎新杯”足球联赛亚军;青岛工学院第十四届校园歌手大赛冠军;青岛工学院第五届宿舍文化节宿舍才艺表演二等奖等。

3.丰富科创载体,融入学校发展大局。

依托“就业服务、实习实践、技能提升、产学研转化”四季开展系列促就业工作。团团微就业,精准帮扶18名毕业生成功就业;做好西部计划政策解读和宣传动员,鼓励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,4名毕业生被“西部计划”录取,2024年学院就业率85%。“一专业一社团一品牌”持续推进,2024年度我院学生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30项、省级奖项156项。双卓越人才班成功举办,为学生成功升学和高质量就业助力,2024年我院47人成功升学。

二、存在的问题

1.部分团学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足,服务能力需进一步提升,团学干部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。

2.团支部活动形式较为单一,缺乏创新和活力,团支部组织活力需进一步提升。

3.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品牌和内涵建设,难以取得标志性成果,需做好顶层设计和总结凝练。

三、下一步举措

1.严格按照《青岛工学院学生干部管理办法(修订)》,做好学生干部选拔、培养、使用,充分发挥青马工程、春秋季学生干部、团支部书记培训作用,提升学生干部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,着力打造出一支“思想素质过硬、工作能力强、具有高度责任心、在学生中享有极强号召力和感染力”的团学干部队伍。

2.加强团支部工作指导和考核监督机制,引导团支部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,多途径、多样化、创新性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,增强团支部组织活力。

3.打造“学生热爱、社会需求、专业特色”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,做好顶层设计和总结凝练,加强内涵建设,打造品牌化志愿服务项目,力争取得新突破。

2024年,我院团总支工作稳中求进,稳中求新,主题活动有声有色,思想教育入脑入心。我院团总支取得的成绩,离不开学校党委和学院党总支的正确领导,离不开学校团委的精心指导,更离不开兄弟学院的帮助与支持。接下来,我院团总支将一如既往地紧密围绕学校共青团工作重点,履职尽责,开拓创新,让团学工作“活”起来,团员青年“动”起来,用青年之声,讲好学校故事,旗帜鲜明,踔厉奋发,为学校2025年审核评估贡献经管力量。

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

2024年12月26日